一、
张英是白蛇传里的一个人物,他在里面的作用是破坏许仙和白娘子的关系,做人家感情的试金石。
像这种反面人物,大家一般都不喜欢。作者还安排他和蜈蚣精勾搭在一起,可见是个十足的坏蛋。
一般的坏蛋,要么特别横,要么特别精,专以搞破坏为乐,做的都是错事。可奇怪的是,张英做的是,是正确的。
二、
他做了什么事呢?
他向许仙揭穿了白娘子的真实身份,并且给了他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张英是什么人呢?
他是茅山的道士,
“往天台进香回来,路过贵地,缺少盘费,借此神仙福地,出卖风云雷雨灵符、驱邪镇宅符、逐疫治病符,每道只卖三分银子。”
他的生意如何呢?
相当好。
“买雷的放出一声霹雳;买雨的滴下一场大雨;买风的刮起一阵狂风;买云的飞上一朵乌云。”所以,从道士的角度来说,他业务过硬;从商人的角度来说,他童叟无欺。
而且,从他发现许仙家中有妖的细节上,也可以看出他很有能力:
此时许仙正来观看热闹,那个道士举目一望,不觉大呼:“奇怪!见那边走来一位居士,顶上透起两道妖光,家中定有妖魔缠绕。”
只是远远看见,就能断定家里有妖,茅山道士的捉妖工夫可见一斑。
他给许仙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我有灵符收镇,管教立刻降妖。”
这招有用吗?有用。白娘子当时在家,一算阴阳,大惊失色,让小青立即逃避,
“我是走不掉了,只有听天由命了。”
白娘子虽然能算到张英的手段,却没有躲开这手段的法子,可见他的厉害。
既能判断出有妖怪,又有办法打妖怪,张英的本事快抵得上孙悟空了。
可是结果大家都知道,白娘子自然没有被张英打败,白娘子是被法海收服的。
哪里出了问题?
三、
那我们就要说说张英的灵符了。张英的灵符是有使用方法的:
三道灵符,一道贴在妖魔出入之所;又一道是护身符,藏在自己发髻里面;这一道焚化在水内,喷在妖魔身上,好教他立现原形。
许仙问道:
若现原形,必然要来害我?这便怎样?
张英说:
“不妨。有了护身符,自有神灵保护,还怕什么!”
问题就出在了这道护身符上。这道护身符召唤出的神灵是黑虎玄坛赵天君。而他也确实感受到了灵符的召唤,下来捉妖了。可是下来之后,转了一圈,又回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下来的时候,白娘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素贞虽是蛇形所变,恪遵金母慈训,奉命报恩,完此夙愿,实非贪淫好色;又不敢伤害生灵,只待恩怨一清,即便回山。伏望天神垂帘宽恕,鉴我微忱。”
赵天君听到这话,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听得娘娘一番诉告,深合情理,何忍伤他性命;况且他另有结局,与我无关。
所谓“另有结局”,就是白娘子口中所说的“奉命报恩”,看过白蛇传的都知道,许仙几世之前救过白蛇,所以白蛇化为人形,嫁给他报恩。
更重要的是,白蛇的“报恩”,是“恪遵金母慈训”。也就是说,这是金慈圣母一手安排的。
当年白娘子化成人性之后,在外闲逛,有一天碰到了金慈圣母的徒弟瑞芝仙子,被收为弟子,打发到蟠桃园里看园子。有一天金慈圣母和黎山老母一起来逛园子,见到白娘子,便让她下凡找到许仙报恩,
“业障缠绵,深恩未报,姻缘注定”。
所以,与其说赵天君“不忍伤他性命”,不如说“他另有结局”的成分大一些。
四、
赵天君转身离去,麻烦的是张英。
因为他的法子失效了。
这时,白娘子“倒打一耙”,到张英的工作地点,砸了他的摊子:
你这贼道,还敢骂人!妖言惑众,拐骗人参(许仙买符的时候没钱付费,是用人参抵押的)。快快还我,万事全休;如若不还,把你这贼道送官究治!
这才是真正的贼喊捉贼啊,可是张英没有办法,面对面实战他不是白蛇的对手,只得惨败而归,丢了饭碗,还怀了名声,在这一带是混不下去了。
《白蛇全传》中说,后来张英和他的狐朋狗友蜈蚣精勾结在一起,炼成了一只金蜈蚣,暗杀白蛇未遂,被小青给杀了。那么,这个反派张英,当真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吗?
书中说他“盗取师父几张玉印灵符”,算是品行不端,可是偷了之后出去也算为门派扬了名声;后来说他炼成了金蜈蚣去找白蛇算账,张英是道士,道士捉妖,合情合理,说明他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优秀品质。
也许张英到死也没有想到,他之所以死掉,不是因为业务不好,恰恰是因为业务太好了。如果张英看不出许仙头上的妖光,或者在被打败之后服个软,半途而废,还有这档子事么?
看来,没本事的人不好混,有本事的人,也不好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