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爸要杀我妈!”:被情绪操纵的父母,只能养出假装懂事的孩子

来源:华拓网

“警察叔叔,爸爸要杀妈妈!我很害怕!”

近日,浙江杭州警方接到这样一个报警。

当他们火速赶往现场后才发现:原来报警男孩的父母只是吵架,并没动手,更没有要杀人。

但看到父母恶语相向,男孩着实吓得不轻,这才报了警!

为什么普普通通的吵架,会被孩子夸大为“凶杀”?

那是因为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坏情绪操控后有多可怕!

2017年有一条新闻,一女子因家庭琐事跟丈夫发生争执,吵得很凶。

吵架期间,7个月大的孩子从床上掉下去,大哭不止,多次哄哭都无效。本来情绪就激动的女子更加恼怒,当场将孩子重摔在地,致使孩子死亡……

“正在气头上”,让多少人不管不顾,说过分的话、做过头的事,最终伤人害己,追悔莫及!

“正在气头上”,

多少人逃不过的情绪魔咒

被马云爸爸清空淘宝购物车是怎样的体验?

这样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多少人梦寐以求,成都一位郭女士却因为行李箱修不好,东西拿不出来,一时气急,脱口而出:大奖不要了!

你没看错!这位女士因为一个坏掉的行李箱,情绪上头,就错失百万大奖!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的北京西单女子怒砸雅诗兰黛专柜事件!

因为一己私事情绪崩溃,女子说砸就砸,瓶瓶罐罐摔了一地,还砸了一台平板电脑,最终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拘留,还被处以3.7万高额罚款!

还有更揪心的!之前看过一个真事:

一对夫妻吵架,妈妈一气之下摔门而去,4岁的儿子哭着跟出去找妈妈。可妈妈正在气头上,回头看到孩子,恶狠狠的骂道:“滚!不要跟着我!”说完就开车走了!

而家里的爸爸也只顾摔东西发脾气,根本顾不上儿子去了哪儿。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儿子已经失踪几小时了!

原来被妈妈骂了以后,孩子根本没有回家!他怕妈妈真的不要他了,执着地跟着妈妈的车跑出小区,不久就迷了路……

幸运的是,孩子被好心人发现,找了回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管理情绪,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如果不会情绪管理,坏情绪一旦蔓延,即使已到而立之年,很多人依然会像个三岁的孩子,只会通过哭喊、咆哮、砸东西来发泄……

为人父母前伤己,为人父母后害人!

情绪化的父母,

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我有个朋友,上了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原因,是他忍受不了那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妈妈!

“八岁时,父母离婚;本来妈妈脾气就不好,离婚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她高兴的时候,对我特别好,给我买很贵的东西,给我做好吃的;”

“但遇事变脸也特别快,东西找不到、没及时回应她、看到隔壁夫妻卿卿我我,这些小事都能让她疯狂!气急了就打我!”

“我知道她爱我!但我很不幸福!永远不知道她的情绪下一秒怎么变……”

更糟糕的是,坏情绪很多时候会传染!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踢猫效应”,妈妈对孩子发脾气,转头,孩子就会对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转嫁坏情绪。

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遇事也会倾向于通过争吵、动粗解决;

父母对情绪的失控,不仅会折射到孩子身上,也会继而影响到他的婚姻观、价值观。

所以我这个朋友,至今不敢结婚,不敢养宠物,也不敢有孩子……

虽然生活中大多数人理智稍占上风,不会做出过分出格的举动!但一时气急,语出伤人的情况还是难以避免:

教孩子做题教了三遍还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第一次出远门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我知道了!你们烦不烦啊?”

结婚后,老公面对生活压力力不从心,“你真是没出息!”

……

情绪失控式的精神暴力,才是毁掉一个家庭,毁掉一个孩子最“隐秘”的武器。

为什么父母经常吵架,

孩子反而“变乖”?

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范围内对 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性格调查,发现在家里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

25.7%的孩子“自卑”;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暴躁”;

但性格不是表情,父母往往难以发现,他们只会觉得孩子变“乖”了:

看到父母吵架主动回避,被父母宣泄情绪时默默忍受,开始主动迎合父母的喜好,很少提出要求,独立意识变强……

是孩子懂事了?

不!事实恰恰相反!这些都是孩子无法逃离这个“恶劣环境”时,常有的应激反应!

孩子变“乖”的背后,往往还伴随着做事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不会处理情绪、深深的自卑……

性格的缺陷,这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不幸!

为人父母,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王小波说,人类一切痛苦,是因为自身无能的愤怒。

说的正是心理学中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一些无法掌控的事情,成为坏情绪的来源!而坏情绪,又会引发更多无法掌控的事情,并且恶性循环……

被自己的情绪“奴役”,真的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为人父母之后,让人崩溃的事情更是多了数倍数十倍!

老公加不完的班、出不完的差、推不了的应酬;

孩子原子弹式的破坏力、婴儿般的自控力、收不完的烂摊子……

老母亲想做到“波澜不惊”,真是太难了!

所以心理学家替我们总结的情绪管理大法,特别能派上用场!

01.转移坏情绪,别把它带回家

家是每个成员安栖的港湾,也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把坏情绪在进家门之前转移掉、消化掉,你可以去看场电影、买件心仪的东西、去运动场挥洒汗水,减压之后再回家。

02.深呼吸,倒数十个数,别让愤怒脱口而出

恶语伤人六月寒,人被坏情绪冲昏头脑时,往往会口不择言。而孩子,却很难分清你是在陈述还是在发泄。所以父母在意识到自己即将发火时,最好强迫自己做个深呼吸、倒数十个数,再说话。

03遵循“非暴力沟通”公式

“非暴力沟通”,是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名理论。他倡导人们在沟通交流时,采用“只说现象不作评论 + 表达感受 + 表达需求”的公式,化解精神暴力。

比如早晨要送孩子上学,孩子磨磨蹭蹭,你很生气,你可以说:

“现在已经7:30了,早高峰还会堵车,如果再不出门,你上学可能会迟到,所以妈妈很着急,希望你可以抓紧时间吃完早饭。”

有时候,真的柔能克刚!

04.忍不住发了火,事后一定要安抚孩子

当然人非圣贤,有时候也会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

这时,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管是夫妻吵架还是忍不住吼骂孩子,事后都要对孩子进行安抚,告诉他发脾气的原因和你希望他怎么做,一定让他感受到,他依然被爱着!

教育专家曾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教育部长陈宝生也说:“2019年开始,家长也要接受教育!”

而情绪管理,应该是每个家庭必修的第一课!

不说过分的话,不做过头的事!让父母稳定的情绪,护航孩子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