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对象
选取猎聘、拉勾平台,和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网易自己校招主页,找出优质校招平台网站的必备元素、网站架构,从产品角度学习亮点。
平台网站对比:猎聘校园与拉勾校园
主页
域名都是campus.主域名,但猎聘是单独一个网站,首页下就是校招;拉勾保留主站导航,标签菜单tab划在校园下,点击首页回到主站。猎聘做法,更像是单独校招产品,界面更简洁;还可以在一级菜单栏点击进入职位和公司页面,不会和主站公司职位混淆。
拉勾主站首页 首页展示的职业和企业信息
背后是两种产品的商业模式,拉勾校园是社招的延伸,之前拉勾职位中也会有校招职位,只是要用“应届毕业生”条件筛选,现在是把应届职位信息重新组织,归纳到一起展示,本质还是职位广告的模式。
拉勾在导航栏下面放置搜索框,放在焦点位置,方便有求职意向的用户直接搜索,比多次点击跳转效率更高。而猎聘无搜索功能。
职位导航
拉勾是两层菜单(类别+职位),职位品种比主站少很多,因为相比职场老手,应届生可做的职位更少,职位名相当于搜索关键词,点击等于键入该职位作为关键词搜索,展示搜索结果;猎聘首页主要由banner、图片轮播、和职位展示构成(占2/3空间),,点击职位类别页面跳到相应职位栏目,职位在首页直接和所属企业展示。
拉勾首页除了职位导航,还有城市-名企、职位类别标签-职位列表、活动广场三个频道。主要城市下面看到名企logo墙,相应logo看到企业简介,点击进到招聘主页(其实回到主站,看到招聘主页多了一个校招职位栏目);职位列表点击某职位,直接进入职位详情页;活动专场是相似、同主题或同行聚合招聘页面。
猎聘全职职位有两种,一种是应届职位(直接投递)展示,不需要走宣讲会等校招项目-估计是不开招聘会的企业发布的,这样等同于职位广告。第二种是招聘会职位(分志愿、限制投递、填额外申请表),职位按招聘会项目组织。这部分职位和校猎通管理后台连通,按项目来展示。招聘会在猎聘校园中一级入口“名企校招”,校招项目全站只有39个,全是2017年校招(至少也是2016年签的单子了),没有一个2018招聘。后来了解是校招项目9月份才会放出,每年100个以下。也就是网站现在展示都是无效信息。我想虽然校招限时上线的,或者用户按周期关心校招消息,网站也做些展示优化,增加一些有用的信息。
分析各互联网公司招聘网站
在分析网站架构之前,预设几个问题,尝试找答案:
-
一个企业校园招聘主页,需要哪些元素?
介绍、职位、福利晋升空间、培训体系、薪酬待遇 -
求职者考虑哪些因素?
行业/公司潜力/公司品牌、薪酬待遇、成长;在优兴咨询发布的2016报告中提到毕业生主要求职诉求,前三位依次是:获取工作与生活平衡、安全感和稳定感、独立自主工作;最吸引毕业生的雇主特质:职业生涯支持、专业培训发展、好工作环境、快速升职位、未来薪酬高、明确职业提升路径、吸引人的服务/产品、个人兴趣融合;前五排名的因素,与十年前一个调查,极其重合。 -
雇主品牌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可以推广?
定位,这里工作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形象?西南航空公司“自由从我开始”;推广:让员工成为代言人、竞争最佳雇主榜单。
除去必备的流程、基本介绍,将竞品企业网站元素总结,得到以下表格,结合上述问题,找出校招主页共有元素:
自建校招主页和平台板块对比
毕业生最看重的优势中,排名前三的优势,在各企业网页中有类似版块:职业生涯发展(腾讯、网易、阿里)、长久成体系培训计划(腾讯、阿里)、好工作环境(所有)。员工分享从雇主品牌说,对学生有吸引力;毕竟和自己差不多的师兄师姐,有可能进到那些公司并且带回来正面的反馈。这个栏目只有腾讯和网易有做。校招Q&A-对一些无法归类但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以常见问答放在一个版块,直觉上是比较有需求的版块,但只有网易一家做了。也许其他公司认为所有常见共性问题看网页信息就可得到解答。
对比拉勾和猎聘,所有大企业自建校招主页的信息,在它们上面都没有栏目,无法按版块呈现。这也是因为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晋升体系和培训,也没有能力拍摄宣传视频,或没有人专门总结,所以平台类网站放弃了这部分重要信息。
拉勾针对平台上企业,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版块:
拉勾企业主页版块
这些版块不管企业大小,只要挖掘,都能找出对应的信息,取决于HR在拉勾主页时候投入程度和获取信息能力。对应猎聘,只有简陋的几则信息,不足以对公司作出任何判断。这两点不同在于,拉勾校招企业主页其实就是社招企业主页,在校招页面点击公司或者职位都进入社招版块,校招只是多开了一类职位,其余沿用之前的页面。猎聘相当于是另外一个网站,不过猎聘社招主站的企业主页也简陋。
对自家网站启示(待补充细化)
- 挖掘决定性的因素,结合拉勾和大企业自建主页,整合一些栏目
- 对客户企业友善引导,挖掘出亮点,包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