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讲一个我刚刚经历的小故事。
我每年在外工作,春节回家时难得和儿子一起玩耍,结果我发现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
儿子5岁多。那天我讲了一个故事给他听,里面有一个他没听过的生词“残骸”。
于是,他非常认真的问我:“爸爸,残骸是什么?”
我说,“残骸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东西”,然后又用自己的话给他解释了几句。
结果他眨眨他的大眼睛,又问了一遍:“爸爸,残骸是什么?
我差点吐血,一下子愣住了,刚才我不是解释过了吗?怎么又问出一模一样的问题来?
随后,我马上又反应过来,刚才我没经过深思熟虑,讲的不是特别清楚,儿子根本就没听懂。
于是,我就用更简单的话解释了一遍,而且还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飞机失事、船只被击沉等等。
他好像懂了,转过身去玩别的了,过了一会他又说,“爸爸,我要看图片”。
平时我时常用手机给他看一些他喜欢的图片(汽车、工程机械、火车等),所以他会想起来要看图片。
他说要看残骸的图片,于是我搜索了一些残骸的照片。他非常感兴趣,一口气看了五六十张照片,还不肯停下来。
怕屏幕伤眼睛,我强制他不能再看了。之后,他又提了一个要求:“爸爸,我们一起玩残骸游戏吧?”
于是,他用玩具当大炮,我拿组装的乐高当飞机、汽车、坦克、轮船等等。他“轰”的一声把我的玩具打掉,乐高散了一地,我将打散后的玩具指给他看,告诉他这就是残骸。我们玩了好一阵才罢休。
02
这件事让我很震惊!
我们都说孩子的学习能力最强,那天的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
而且,他在听《凯叔讲故事》和看一些动画片时,他会连续看好几遍。如果哪里没看懂,他会自己要求倒回去重听一遍,有的故事甚至要听六七遍。
要是在以往,我根本不会在意,但是去年我学了一年的学习方法,我知道他这么做的意义所在。
-
当一个概念不懂时,孩子不会凑合着过去,他会想方设法把它搞懂。因为如果不懂,他就不能理解这个故事,所以他会拼命的问,学会这个概念是他的刚需。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他们通过概念来认知这个世界(弄懂概念)。
-
当他看图片时,是通过其他形式来了解这个事物,从而更全面的认知它(多维学习)。
-
他通过游戏来了解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就把这个概念用了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下造句子)。
-
他通过反复听一个故事、看一集动画片,是要彻底的弄懂它,把它弄明白(少就是多,刻意练习)。
真正弄懂一个概念、多维学习、反复学习、在用中学习,这些都是学习的关键方法,没想到,我们在小的时候都是会的,这些都是他自发做出来的。
我们真应该向小孩子学习。我简直太佩服儿子了!
去年学了那么长时间,原来老师就在家里啊!
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看他们是怎么学习的?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部学习机器,因为对知识的渴望!
03
写到这里时,我想到了游戏化学习的理念。
也许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生活得更好,于是到处找这方面的资料。结果我真的发现了一个游戏化学习的游戏!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个人时间和任务管理的游戏化工具,你也可以来尝试一下这个“游戏人生”。
游戏流程 设置界面最后,我的一句话感悟:把工作当成学习是一种难得的能力,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更是一种难上加难的能力!
<END>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收获,欢迎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