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到骨子里的传承

来源:华拓网
来自网络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一本书,《苦笑记》,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书里的每一个章节至少都会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而且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穿插与衔接也很自然流畅。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就常常有一种冲动,一定要买一本,只是到了最后也没有买,其实这对于最爱买书的人来说,能摁住这种冲动也着实不易!

当合上《苦笑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深的感触反而不是那些黄黄之中幽默感十足的小故事,而是人性,而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传承,这种传承无关学识与修养,就像流淌在血液里的那般。

来自网络

小说的时间画轴是从解放前后铺展开来的,不过期间也有很大的跳动。兀的一转就是十年的动荡,接着又迎来了竖反的大潮流,本以为该是皆大欢喜的一步,没想到作者,于最后又留给了我们这么深的一个反转!

主角是一个父母早逝的孤儿,她的妻子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地主的女儿,试想如果不是共产党改变了当时的中国,他们许就是做不了夫妻的,至少在他的地主老丈人那里就通不过。小说此后的情节乏善可陈,和大多数写那段历史的小说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作者讲故事讲的很有趣,有趣的故事往往都是很吸引人的。

小说的最后,大家该平反的平反,该摘帽子的摘帽子,该处理的处理,本以为故事就该这样结束了,但作者偏不这样,要是说《苦笑记》有没有突兀的地方,那肯定是有的,而且就在这最后的几章里,小说结束的很是突然,给人一种讲故事还没有讲完的感觉。

最后呢?地主的女儿依旧继续着踩着地主曾经走过的路,贫下中农依旧还是贫穷,地主的女儿要为地主立碑,而且还是很大的那一种,干活的人正是当年使出无限能力迫害地主一家的贫下中农,这个时候我就想,难道致富的能力也是能够通过血脉来传承的吗?要不然为什么主角的妻子和儿子头脑就是花样多?而主角自己却感觉到深深的不舒服?感觉到了曾经最为熟悉的人正在慢慢陌生起来?有这种情况的不只是主角和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革命老干部和他的爱人。

来自网络

老干部和他的妻子在经历了大动荡期的离婚和苦尽甘来后的复婚,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应该是携手走过人生最后的夕阳吧。但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原因是他的妻子要大张旗鼓的为她那曾经恶贯满盈的地主父亲立一个大大的碑,老干部不反对,但他只是感觉妻子正在陌生起来。这给我的感触,远远的超过了那些有趣的小故事,看完整本书后,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现出一点不一样的火花,那也许就是一场场大笑过后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悲剧的无奈。

传承,深刻到骨子里的传承,也许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可是一旦春天来到后,那种传承就会发芽,然后慢慢的长成一颗大树。这种传承许是与学识无究,或与环境相佑。冬天里蛰伏,春天里发芽,夏天里成长,秋天里挂果,地主的子女,传承到了对于财富的渴望,传承到了爱于喧华的骄傲,贫下子弟,传承到了那刻进骨子里的自卑,有一些更是传承到了得意后的疯狂,不过时间煮雨,涤荡一切,终得会还原那被大潮流所耽搁了的传承。

传承,一种流淌在血液里,深藏于每一个细胞中,究竟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一些什么?时间该是会揭晓最后的谜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