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一翘小尾巴,现实就是嗅到你的傲娇后,会第一时间赶至将你的傲娇打回原形让你知道现实没有一帆风顺,并伴有风雨闪电。现实才是执剑人,时刻悬在我们每一个人头顶,提醒着我们得意时,不可太尽欢,不然就会乐极生悲... ...
你太任性了。
有这么一个人指着我鼻子如是说,你太任性了。
我想跟我关系非常好的人,在忍无可忍时内心OS都想用这句话吧。很多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话,第一时间都会想着辩解是吧。
可我没有说出口,对,我用写的抒发我的想(qing)法(xu),我特么就不明白怎么我就任性了?我多大人了还任性,这搁我以前暴脾气当场就怼回去(我也真性情过),转念一想争得口舌上的输赢有什么劲头?对方如果没当回事,我又那么较真岂不是大傻叉,可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赢了口角,输了人生”。
对于其它个人我们了解多少?对自己又了解多少?何以透过一件事就顺瓜摸藤的,给这个人以判决式的定了性?
“不甚了了,囫囵吞枣,知其大略,懵懂无知,似懂非懂,一孔之见,浮光掠影,不知所以”
大白话:不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就不要随意评价,甚至于定性... ...
不断地去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别人之上,试图用任何事情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而这样的人,要么是好友、爱人、视你如己的人亦或是真心为你好的人... ...(其实我写了很多不是夸赞而是抨击,经过短暂的深思后,我决定不为码字而码)
此刻我正在泡着脚,码着字,喝着茶,对自己真好啊......对自己不好的人,何以爱她人?题外话不看也罢
谁不想按照自己的意志活一生?难得逮到一次做人的机会,是吧?
基于如何任性的活着这个命题,我翻箱倒柜的找遍了互联网每一个角落,只为寻求一个答案,可得到都是我无法适配的答案... ...
基本就是以下几类:
1.要么是钱多花不完的人,服(福)不(布)服(斯)排行榜的各位都有任性的资本
2.要么是天才到没朋友的人,达芬奇、爱因斯坦、特斯拉类型的天才级别人物
3.要么是改变世界的人,乔布斯
我想表达的任性,与你们想的是不是一样呢?
何为“任性”?
任性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自暴自弃。而是懂得放自己一马。人非机器,总会有疲惫的时候。与其疲惫不堪的学习,倒不如选择适当的休憩,为下次的工作蓄能充劲。还有就是,并非所有的碎片化的时间都得强迫自己学习。比如,吃饭时,如果你还拿着手机,废寝忘食地学习,不仅影响了肠胃的蠕动,更使生活失去了乐趣。该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该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这样称得上松弛有度。
前段时间有个大哥要我帮忙一起搞事情(朝阳行业-人工智能)为了能做好这件事甚至几个大夜不睡在恶补行业经验,我认为从对事的态度还是用心程度都达标了,但是通过几轮的沟通后发觉这件事并没有实际那么美好,一开始谈好的费用没有兑现,后来基于对事对朋友负责,从合同制转向项目制也好帮其节省支出成本,可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又回到了几年前与其合(帮)作(忙)做事的循环,做完了对方不知道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的,不满意.....哪里不满意可以说,可又说不出...用以感觉来衡量....
不介意你很挑剔,但要说出挑剔的理由,才能趋向更好。
甚至一度被“打击并否定”我的专业能力。我心里这个委屈,找了对我不离不弃又是良师益友(在他手下与其共事可谓用三进三出来形容,他是唯一容忍着我的“任性”的领导、老师、朋友)述说了整件事,我本着热心帮忙,从专业角度给出可执行建议,并付诸于行动。
很多产品新人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跟非互联网人对接需求时的困境,这个过程叫做“扫盲清污”需要不断的用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科普、引导、甚至诱导,对方逐渐清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个过程可谓非常傲人,做了很多功课,给出的结果很可能只是给了对方以启迪,然后继续进行清污行动,直到掌握对方80%以上的想法。
不论如何沟通,对方的态度就是“先做个样子出来”,打个样后在基于靶子沟通,引导其思路得到启迪,不理想在进行调整,不管我多万马奔腾可依旧耐着性子的调整,对方却不这么看,认为“产品经理的能力不行......”,没有半点酬劳,也没有丝毫理解。三次合作皆是如此很心累......
再一次小聚上,酒过三巡后对方开始“责备”我对于他的事不用心,我的领(老)导(师)说“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准则,流程、底线和原则,你想省钱又想做好事,两者怎能兼得?”
这次的结果依旧是,想“免费”让我把事情办了,不是我“任性”是对方“动机不纯”,我也老大不小了,有家、有孩子、有社会责任需要履行,我的时间不值钱?
诚然我的修行还在路上...可不代表我就要廉价... ...
我找人办事也一样,只要涉及需要对方付出较大时间、精力的事情也都会明码标价最次请客吃饭吧,这样才能良性循环...\
我有我的活法,述求,想法,你不懂我不怪你,可你不能说我任性,我就任性也没有妨碍到谁... ...
随便说说....
很多人为了习得上层武功,访名山寻高人,从基础开始学起,有几人能坚持,都想越过基本功直达最高境界,就像我遇到几个学生,说:“这也太简单、太基础了”,恩道理你们都懂,可为什么是我讲你听呢?基本功不扎实怎么垒砌高层建筑?
基本思维不转变,学了再多的术,也无济于事。
有道无术是纸上谈兵,有术无道是盲人摸象。
道就是内容 ,术就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改变内容。
道者需在大处着眼,术者则需在小处着手。
非得道者不可纵横天下,非得术者不可脱颖而出。
道给予人的是一种眼界和心界,术给予人是一种做事方式和策略。
道中有文化,而术中有博弈。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两者相结合之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