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1世纪:不可忽视的单身社会

来源:华拓网

       Familymart、7-11这样的便利店为什么势头正猛?因为单身个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这个增速之猛还可以从如下现象窥见一斑,比如便利店们还在进一步缩减品类、腾出更多的空间留给单身者进行店内速食。

      独居往往被视为一种通向婚姻的过渡。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一种临时性的状态,二是默认婚姻是比独居更为长久更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但事实上,独居是一种长期性、稳定性的现象。

        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独居”和“单身”视为同义词。相对于中性化的“独居”,人们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暗示性更强的“单身”,并且围绕着“单身”进一步发展出了“单着”、“脱单”、“单身汪”等等口语化词汇。有意思的是,“口语化”,往往意味着指代的对象、现象或行为正在从“临时”走向“永久”“半永久”,从“边缘”走向“主流”。从这个角度看,“单身”已经经常化、正常化了。

       进一步,“单身”或“独居”,是正在高速成长中的、推动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一股强大动力。其已经和将能达到的程度或被普遍低估了。许多司空见惯或匪夷所思的现象背后,都是单身在推动。

       单身社会能走多远?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北欧四国是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达到了全部居民部门的40%-45%。在美国,差不多每7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选择了独居。这并不意味着独居是典型的西方现象。今天的日本,有30%的住户独自居住。在大城市中,这个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历史上,日本的社会一直是围绕着家庭来进行组织的。从增速来看,金砖国家中的中国、印度和巴西,是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来源:2017.5.18《南方周末》,《单身世代与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