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形形色色的信息铺天盖地,宣扬着各种互相矛盾的思想,网络成了谣言的集散地,今天你信了这个,明天却发现原来都是假的,让人无所适从。人如果搞不清楚自己该信什么,那么一辈子也活不明白。
“信公知,变白痴”,此言不虚。尼采说过,人一旦不能服从自己,便只能服从别人了。服从自己,就要有自己的信仰和思想。但到底该信什么?其实,不管信什么,首先是要真信。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毛泽东等革命家真心信仰并实践,最终成功创造了一个新中国。达尔文创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同样一直积极地影响着全世界。胡适接触到赫胥黎和杜威的实验主义,终生信奉、实行并宣扬,即使被批判,其社会价值也无法否定。陈寅恪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宁愿隐居不搞学术,也不改变信仰,同样令人敬佩。只要是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正面影响的,信之无妨,即使是信了宗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无不可。如果什么也不信,那只有服从别人了。
信什么的关键,是怎样才能信?靠别人灌输是不行的,否则学校教育早把我们培养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公民了。北岛之所以说“我不相信!”是因为他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安排,他要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真正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确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有点学习研究精神。尼采当年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激动得几近疯狂,直到一口气读完,他是把叔本华的思想学通了,站在叔本华的肩上开启了自己的哲学之路。清末民初的杨度,早年参与戊戌变法,之后拥护袁世凯称帝,后来心灰意冷出家,晚年竟然秘密加入共产党,其思想上之所以产生如此变化,是由于他不停的思考、实践和修正,最终才确定信仰。对于我们来说,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所谓普世价值,如果不懂它的历史现在、内涵外延,却盲目相信甚至奉为圭臬,岂不幼稚?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国学经典不闻不问,却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岂不可悲?对一些基本的历史、哲学、科学、人文等知识都不了解,却相信网上所谓的公知,岂不可笑?即使你信佛,也应该花点时间读读佛经,真不是念声佛就懂佛法了。
罗素先生说过,我不会为我的信仰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人的思想是动态变化的,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很多种思想。但一个时期内,总要有一种思想做主导,然后在不停的学习和思考中修正,这是一个比较艰辛却又不可或缺的过程。到底该信什么?别人给不出答案,需要自己去学习思考,然后去检验、践行,否则永远也不知道该信什么,永远也活不明白。所以说,信什么,这个问题只有自己能够回答!!!
我是夜风,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载或交流,请加作者个人微信号: loveleslie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