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赞诸葛作文

来源:华拓网

赞诸葛作文8篇。

说到初高中作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防止我们忘记某件重要的事情。我们常常要以某个明确的主题写一篇作文,好的作文能够体现作者的中心思想。在写初高中作文时可以从哪些要点开始呢?下面是小编特别整理出来的“赞诸葛作文8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赞诸葛作文 篇1

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他辅佐刘备创建了西蜀政权,杰出的他功勋无量。但诸葛亮真的是完美的?明珠就是无暇的吗?

诸葛亮的确才华横溢,刚出茅庐在新野一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在赤壁之战中,联合东吴把北魏打得损兵折将,使曹操统一中国的计划搁浅。随后诸葛亮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又夺取荆州,建立了蜀汉的第一个根据地。最后取西川,建立蜀国。但诸葛亮在用人上,实在令人难以折服。

诸葛亮做事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在街亭一战中,就是因为诸葛亮太过于自负,起用根红苗正、世代将门之子、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街亭战役失败。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军。在五虎上将先后故去后,和北魏对抗的大将只有魏延。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延提出由子午谷小路出兵,偷袭长安。诸葛亮不听,认为是冒险。由此以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没有一次成功。诸葛亮认为魏延狂妄自大,脑后有“反骨”,总是不大重用魏延。这和毛爷爷相比,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延安时,许世友拿着枪逼问毛爷爷。误会解除后,许世友成为毛爷爷手下的一员只可信赖的战将。

后来司马懿对部将说:“若诸葛亮采纳魏延的建议,长安必失。”魏延天天积怨在胸,终于在诸葛亮刚刚踏上命赴黄泉的路上,就造反了。

以上的事例可以说明,诸葛亮不太会用人。一个押粮官进不进粮食,都得请示诸葛亮,说明诸葛亮手下也有不少庸才官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典故用在诸葛亮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蜀汉政权的建立,诸葛亮功不可没。西蜀灭国,诸葛亮债责难逃。

和诸葛亮相比,北魏自曹操起,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魏国至此时止,人才济济,必然导致魏强蜀弱。继诸葛亮之后,蜀国大将姜维九伐中原时,以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此时的廖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和北魏相比较,西蜀将才匮乏到已捉襟见肘程度。这和诸葛亮培养人才方面的失误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诸葛亮给我们的教训是,用人不能求全责备,要唯才是举,要发现每个人的最最闪光的点。

赞诸葛作文 篇2

我眼中的诸葛亮散文随笔

白羽扇,素纶巾。一扇轻摇间,风自扇底来,计从胸臆出,指点江山格局。执盏笑谈间,道出天下大势,看兴亡成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个被权力和利益污浊的乱世中,只有你,眸中仍然是一片清明。

诸葛孔明。

你,是智慧的化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隐于南阳,不是陶渊明的消极避世,而是壮志于心而未发。未遇明主,空有抱负难以施展。满腹才华终其一生,岂不悲哀?终而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三分天下,你将一切看得分明。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三顾茅庐的恩情,意在天下的志向,是真诚,是肯定。也许就是因为这份志同道合,你决意出山,伴于明主身侧,并骑而行,共谋天下。

你,是成功的象征。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瑶琴三尺,伏弩齐飞。一次次智谋的较量中,你清明透彻的眼眸中波澜不惊。就只有手中的那把羽扇,曾摇起过长江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堆白雪!

你,是忠义的楷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凛凛《出师表》,那是一个臣子杂泪泣血的表白。“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你一生呕心沥血,为了蜀汉中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才得陆游赞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星垂于五丈原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生的赤胆忠心,出谋划策,只是最后,一切却都归于寂然。然你对刘备,对蜀汉的一腔赤诚,一片丹心可昭日月,遗万世而不朽。

赞诸葛作文 篇3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刘备时期的勇将,可是他们这些勇将之后,蜀国几乎未出现过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句话最能说明问题:“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致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一把白胡子的赵云只能披甲上阵。可惜骑马打仗既要讲技术,又要比力气,人老气衰,怎是敌人的对手?这说明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的疏忽。

另外,我还觉得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一天到晚为事物所累,结果“亲理细事,终日流汗”。记得书本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情:司马懿曾委派使者去“慰问”,顺便打探孔明的生活情况,结果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劳心伤神,饭量一天天减少,便抚掌大笑。诸葛亮则整天为国事所虑,又气又累,他自认为他的心情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他的忧虑是别人不能分担的,因而积劳成疾,最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多令人遗憾啊!

赞诸葛作文 篇4

诸葛诞(?-258)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r交厚,且见到王R、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造反,次年反叛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

目录历史概况演义概况人物生平历史概况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 诸葛丰 之后, 诸葛亮的堂弟,与 夏侯玄 、邓r 、田畴 四人为四聪。初以尚书郎为荥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 魏明帝 恶其浮华虚荣,免官、废锢。后明帝崩,为御史中丞尚书。后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R叛,诞为镇东、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讨之。诞军讨诸葛恪于东关,不利。丘俭、文钦反,遣使诱之。诞斩使,率军讨之。进封高平侯,转征东大将军。甘露二年,徵司空。诞被诏书,愈恐,举兵反。攻扬州刺史乐D,杀之。谴子为质降吴,结以外援。吴以诞为左都护、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司马昭分兵围讨,诞兵败被杀,并夷三族。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

演义概况

司马昭阴谋代魏,谴贾充试探诸葛诞态度。诸葛诞厉绝反对。贾充回京告变。司马昭暗通扬州刺史乐D准备讨伐。诸葛诞夺扬州、杀乐D,谴子为质降吴,结外援。发檄文举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分重兵围困寿春城。诸葛诞城内粮绝,军心散变。突围逃走时,被胡奋所杀。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决意不降赴死 。

后人有诗赞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诸葛公休帐下兵,《薤露》歌声应未断,遗踪直欲继田横!”

人物生平

诸葛诞曾任 尚书郎 、荥阳 县令、吏部郎 、御史中丞 尚书 等职,并与散骑侍郎 夏侯玄 等人交好。后来因为 魏明帝 厌恶夏侯玄和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追求浮华而免官。明帝死后, 曹芳 继位,并由 大将军 曹爽 辅政专权,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又让诸葛诞复职,并出任 扬州 刺史 ,加昭武将军。

嘉平三年( 251年 ), 太尉 王凌 计划起兵推翻 司马懿 ,并另立 曹彪 为帝;事情被 兖州 刺史 黄华 揭发后,司马懿领兵讨伐,并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 山阳亭侯 。

嘉平四年( 252年 ),诸葛诞因着 东吴 兴筑新的东兴大堤,修筑两城并留兵戍守,认为是入侵魏国的行为,于是提议分兵三路攻吴:由 王昶 进逼 江陵 、丘俭 进攻 武昌 ,以牵制上游吴军;再以精兵直攻东兴二城。当时王昶、丘俭及胡遵都献计伐吴,因着诸将的.战略都不同,司马师最终决定由征南将军 王昶 进攻 南郡 ;镇南将军 丘俭 进攻 武昌 ;镇东将军诸葛诞、征东将军 胡遵 率军七万进攻东兴,作浮桥渡水,攻打两城。但是由于城池在高处,一时无法攻下,东吴 太傅 诸葛恪 得知东兴告急,亲率四万军日夜兼程驰援东兴。当时天降大雪, 胡遵 等人正在聚会饮酒,魏军没有戒备,丁奉率部轻装突袭魏军前部营垒, 吕据 和留赞等部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溃逃,争渡浮桥,因超载桥断,落水及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魏军前部督 韩综 、乐安太守 桓嘉 先后溺死。 丘俭 、王昶 等以东兴兵败,皆烧营退走,此役为东吴 太傅 诸葛恪 所击败。东兴之战败后,司马师将所有责任归咎于自己,并说:“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最后,司马昭因为是监军所以降职,诸葛诞和丘俭等武将都有降职,但只不过是防区对调,从镇东将军转为镇南将军罢了。

正元 二年, 丘俭 与 文钦 在寿春叛乱,并派使者联络诸葛诞,要他招引 豫州 士民。诸葛诞斩杀他的使者,并向全国宣布二人叛乱。 司马师 讨伐丘俭时,诸葛诞亦率兵前往寿春。及后文钦兵败,丘俭弃守逃亡,诸葛诞率先率兵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稳定战局。诸葛诞因为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此时东吴 丞相 孙峻 率领 吕据 和留赞支援丘俭,知道丘俭和文钦兵败和寿春被占后撤退,诸葛诞于是派部将 蒋班 追击东吴军,斩杀留赞。战后诸葛诞获封 高平侯 ,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

赞诸葛作文 篇5

这一天阳光明媚,我在书房里悠闲的看着书。合上书我的目光落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只箭上。这是三年前我巧妙玩的一曲“草船借箭”的游戏,戏弄了曹操,又打败了周瑜要杀我的阴谋,还成全了我诸葛亮的一世英名。

没错,我是诸葛亮。故事要从我的主公刘皇叔和孙权联合一起在赤壁大破曹操说起。

那一天,周瑜对我说,“诸葛先生,我们需要100万支箭,不然没法攻打曹操,你要在三天之内造出这100万支箭,不得就要杀头。”说完,他对我很友善的笑了笑。

我明白他是笑里藏刀。聪明而有气质的我早都看出来,这是他的阴谋,周瑜对我羡慕嫉妒恨,他就是想杀掉我。

嘿嘿,我心里打起了我的小算盘,说:“好啊,那就三天之后就给你交过来罢。”

第一天,我若无其事地坐在我的摇椅上,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喝点茶,一会儿去下下棋。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

然而我的士兵却很担心我。因为他害怕我三天之内做不出来,这100万支箭,所以就非常想让我赶紧赶紧召集人马造箭。

我对手下说要有点耐心,不用着急。我还发现这个狡猾的周瑜竟然派手下偷偷摸摸的来观察我。但是这小小的动作还是被我一眼给观察到了。他的这个手下就立刻跑回去把我这里的情况告诉给了周瑜大都督。

第二天,我仍然是无所事事,脸上没有一点儿表情,这时周瑜的手下又过来了,他肯定还是想来偷偷观察我。他观察我之后,就立马跑回来:“都督大人,这一天诸葛亮还是和昨天一样的,他这两天都没有造箭。”

“哈哈哈……”周瑜听了后哈哈大笑,得意洋洋的说:“这个诸葛亮在三天之内肯定造不出100万支箭。到时候他肯定会被我杀掉的。”

第三天,对就是最后一天,我还是没有动作。只是出去散步了一会儿。到了傍晚,我对手下说:“开始行动了,起来。”

手下不解,“丞相,只剩下这一个晚上了,我们行动什么?”

“运箭啊。”看到他们迷惑不解的样子。我告诉了他们迷底:“三天前我已让曹操给我准备了一百万支箭,他们今晚交工。”

手下半信半疑。但还是照我的吩咐,准备了50艘堆满稻草的船,向对岸的曹操大营出发了。

当然,跟我一块的还有大都督周瑜。因为我告诉他,今晚虽然有雾,但一会儿月亮就要出来了,我们可以到江上去赏月。也许是想看我的笑话吧,周瑜很爽快的答应了。

傍晚的天,云雾缭绕,伸手不见五指。

我带领着几百人架着50艘船,悄悄的来到曹操的军营面前。我一声令下,顿时,敲锣打鼓的声音就传到了曹丞相的耳朵里,可是当时雾气朦朦,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曹操只听见我的士兵喊着“曹丞相,我们来喽——”“曹丞相,别放箭——”哪知,我的士兵越这样喊,一向疑心很重的曹操越是害怕,就让他的士兵射箭。

只听耳边不断传来“嗖嗖嗖”的射箭的声音。都身到草上了。半个时辰后,船的左面儿倾斜了,于是我就让士兵慢慢的把这右面儿转向曹营,慢慢的,右边也射满了箭,船恢复了平衡。

周瑜原先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想到了什么。他阴沉着脸也不再有好心情喝酒了。还只督促我赶紧回去,说是怕曹操派兵来了,担心我的安全。

我当然知道,他是让我借不够箭,找这个理由杀了我。我不紧不慢的摇着扇子:“不急不急,山人自有妙计。曹丞相是不敢来杀都督的。”

一个时辰后,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就对士兵们说向曹操喊话:谢谢曹丞相借箭。下一次我们还找你来帮忙哈。

后来听说曹操了现上当后,他被气的头疼病又犯了。这下可没有人来治他的头疼了,因为,他已经把西汉的民医华佗给杀了。

第二天,摇着毛扇走了过来,胸有成竹的说:“周都督。100万支箭已经好了,你去看看吧。”

周瑜还让他的手下来数一数。果然有一百万支箭,而且还多了一支箭。

周瑜听了嘴巴张的大大了,下巴都挨到地了。他恼怒成羞,立刻口吐鲜血。他可真是顶不住啊。

“你也有今天,哼哼,你终于被我给耍了吧,你还想杀我,没门儿。”我心里好不得意。想我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早就算出来三天后有大雾,只要骚扰曹营,他们不敢出营也就只能放箭了。这样我的任务就能完成了。

于是,我让周瑜大都督陪着我完成了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赞不已的“草船借箭”这个智慧例子。

就现在,那支箭还挂在我的书房里呢。

俗话说的好,既生亮何生瑜!这确实是很好的一句话呀。

赞诸葛作文 篇6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元徽之的一首五绝诗,仿佛带我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遥望刀光剑影,细听鼓角争鸣,我隔着漫长的历史长河,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你。

卧龙岗中,你高卧隆中,眉宁间不动声色,却已将天下握在掌心。忆当年,早梅出绽于窗前,刘备脚踏白雪,三顾茅庐,以求安天下之计。你羽扇轻摇,笑指阵图,淡定对论天下大事。云梦落至茅庐,卧龙终出了山。你期待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换来天下百姓的安居。

博望坡一战,初出茅庐的你,将曹军大将夏侯敦杀得大败而归。令十万曹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场妇孺皆知的赤壁之战,你智算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七擒孟获之战,你将擒到手的孟获一放再放,丝毫不在乎他人的狐疑与猜忌。

你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计捉张任、陈仓大胜、空城退敌。每场战役都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你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你本可以做一朵悠来悠去的闲云,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鹤,但因那三顾,你卷入了这场斗争。难道三顾之恩真的那么重要让你穷极一生来报吗?你倾及整整半生的期待,却终是阻挡不住蜀国的灭亡。但尽管如此,你在我眼中,依旧是那个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面若冠玉的翩翩少年郎,依旧是那个儒雅俊逸的一代名相。

赞诸葛作文 篇7

一天晚上我看完了《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然后便上床睡觉了,但我躺在床上心里却在琢磨着: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呀!终于想到借箭,诸葛亮却想到向曹操借箭真是太厉害了!想着想着我便进入了梦乡

突然,我睁眼发现我右手拿着诸葛亮的羽毛扇,还坐在诸葛亮的24k金打造的限量版的椅子上,头上好像还戴着了什么东西,我又发现衣兜里好像还装着什么东西,我拿出来一看,哇!是全新的三星盖世s五,看着水滴屏,还有着顺滑的手机外壳拿在手里手感好极了,我还没有欣赏完手机,一个小兵进来报信说周瑜要让我在三日之内造好10万支箭,我才明白我是穿越了,这不是草船借箭中的故事情节吗?

听完了士兵的汇报,我灵机一动妙出一计,我信心满满第一次先向鲁肃借好了船,吩咐士兵们做草人,然后再回到营中坐下来打游戏。哇!这手机打游戏竟然这么流畅

时间来到了第三天三更时分,我请鲁肃来到了船中,然后火速向曹营奔去,来到江中我发现江上竟然一点儿雾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对了,我想起了手机的造雾模式,我把此模式打开,马上突然出现了大雾。然后我们就来了曹营附近的江面上,我们在船上擂鼓呐喊,曹营顿时灯火通明,不久,剑如雨点似的落在了稻草人上。等等!我说:好热啊!妈耶!有一只箭落到了我的手机上,我吓得赶紧把手机一扔,曹营顿时灰飞烟灭。

突然,我被吓醒了,原来是在做梦。对了,如果手机到了诸葛亮手中,那么会不会改变历史呢?

赞诸葛作文 篇8

“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已经听过无数遍了,其意思自然是众人集思广益,远比一个高材来得强,因为个人总有想不到的地方,众人脑袋多,想的方法自然就多。这算是一正解,而这句话听的最多的原因,是八十年代,全国下海经商,许多没有文化的人因为抓住了机遇,收入远远的超过了那些在学校教书的博士们,又由于正好与学习无用论这个冤家碰到一块,于是就以讹传讹,这句话好像如同真理一般被定了下来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我想未必。假如三个臭皮匠真的顶一个诸葛亮,那刘备干吗要放下身段,两次三番的去请一个诸葛亮?当时臭皮匠多了去了,全国到处都是。他刘皇叔怎么没拉十个八个的臭皮匠当他的军师?其原因就不言而喻了,后来是蜀吴魏三分天下,一大半都是孔明兄的功劳,假如刘备真请隔十个八个的臭皮匠为他出谋划策估计他最早被别人拉出去砍了,哪轮得到他后来称帝?

古代帝王之所以能成大业,关键在于他们知道,人才是立国的资本,是他们夺取天下的保证,这个道理估计今天的人也明白。他们羡慕臭皮匠无非是觉得他们挣的钱多罢了,然而只有睁眼看世界,才会知道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温州人是做鞋生意起家的,可以说温州人当时个个都是皮匠,他们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几百万几百万的鞋都往国外销。温州人的腰包鼓了,其他人眼红了。

然而一架波音飞机就要去了几亿双皮鞋的钱!他们这个时候反而不眼红了?这实在是国人的悲哀。中国的廉价商品的确畅销全球,因此国人就开始骄傲了,然而别人一个贸易保护主义就可以把你吃得死死的,你便宜,我就告你倾销,大批商人因大额的反倾销税而破产。说白了,你就是世界人民的打工仔,发达国家就是你的上司,他心情好让你过得舒坦点儿,他心情一不好你就得倒霉。国际的旧秩序无时无刻不在打压中国,而打破这一旧秩序的唯一手段,便是以知识强国,以科技立国。海尔公司遍布各大洲,大赚发达国家的钱,凭什么?凭的就是那七百多件国际专利技术!你掌握了知识,就是掌握了最大的砝码。如今温州人也在机制创新,也在联合。为什么?因为他们带来的臭皮匠的出现,而是希望的诸葛亮能将中华民族带向一个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