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漫画老师》教案5篇(漫画老师教案第一课时)

来源:华拓网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漫画老师》教案5篇(漫画老师教案第一课时),以供参阅。

《漫画老师》教案1

  一、欣赏漫画

  老师教你们一年多了,问过你们许多问题,有两个问题我想借这个机会问问大家,希望大家能实事求是地回答老师,可以用举手来表示。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喜欢不喜欢看漫画?

  第二个问题:你们喜欢不喜欢写作文?这节课我们要看漫画写作文,两样都喜欢的,那是喜上加喜,喜欢一样的,那是喜忧参半,两者都不喜欢的,那就以苦为乐吧。

  1、欣赏:

  老师这里就有几幅漫画,想不想一睹为快?(伴乐放漫画)

  看着看着,有的同学忍不住笑了;

  从你们的笑声里,我知道很多同学看懂了这些漫画的意思。

  2、交流:

  漫画似乎有一股特殊的魔力,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儿?(那这些漫画当中,哪一幅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

  a、是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谁对这幅漫画也是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你要补充吗?)(你补充的这也正是画家所要表达的'用意,看来你很懂得欣赏漫画!)

  先讲画面的内容,再谈自己悟出的画家的用意,谁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交流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幅漫画?

  b、是这幅漫画要表达的用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从中得到了启示,所以印象深刻,你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你是怎样悟出画家的用意的呢?(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启示呢?)能结合这个画面的内容来谈一谈吗?

  谁也能这样把画面的内容和画家的用意(自己受到的启示)结合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幅漫画?

  c、你还谈了自己受到的启示,真会思考!还有要交流的吗?

  二、介绍漫画

  1、漫画不但画面诙谐有趣,而且还能给人以教育和启示。如果要你把其中一幅介绍给没看过这幅漫画的人,这样简单恐怕说不清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介绍得具体一点呢?我们选一幅来试试怎么样?(喜欢介绍哪一幅?)

  2、出示漫画,指导方法: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具体来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谁还有补充的吗?)

  a、你不但看到了画面上有的内容,而且通过想象看到了画面上没有的内容,很有想象力。/soft/(你有补充的吗?)

  b、你补充的是(心理活动、心情、以前的恩恩怨怨)老师觉得你用的这个词语特别恰当。大家听出来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

  c、我们来比比看,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能注意到别人容易忽视的地方。

  (你的目光特别敏锐,注意到了这一细节。这是多么的狐狸呀。)

  d、你注意到什么细节了吗?(这个奖闪闪发光呀,吸引着乌鸦的眼球,多有诱惑力啊!乌鸦,可要小心啦!)

  (3)看着同学们迟迟不肯放下的小手,老师知道大家还注意到了许多细节。给大家三分钟时间,选一个细节写下来怎么样?

  3、写细节。

  4、交流。

  点评:你的细节描写得特别细致;你还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更加生动了;能再读一遍吗?你们是不是也想评论一番呢?

  5、通过想象和细节描写,这幅漫画的画面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了,真了不起!同学们想一想,/sjbwz/这样的画面难道只会在漫画里才会出现吗?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三、交流,评讲:

  1、指名学生交流。

  从题目、语言(细节、想象)、启示(能否结合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点评。

  a。大家觉得这个题目怎们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来听听他写的内容。

  b。大家觉得他写的哪一处细节给你印象比较深?

  c。这想象多生动呀,能给大家再读一遍吗?让我们侧耳倾听,好好欣赏欣赏。

  d。你的启示特别深刻,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能够这么深刻呢?

  2、同桌互相欣赏、互相修改。遇到写得精彩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等一下推荐给大家欣赏。

  3、推荐交流。

  4、再次修改。

  5、指名交流。(故事、启示合起来)

《漫画老师》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人物漫画的绘画特点,尝试用漫画的方法画自己的老师。(重点)

  2.能发现每位老师的不同之处,用漫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体现老师的主要特征。(难点)

  3.喜欢用漫画的手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爱。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欣赏漫画

  课件、画纸、画笔、油画棒、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憨豆先生的漫画,引导幼儿观察,初步感受漫画夸张、诙谐、幽默的特点。

  提问:憨豆先生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很有趣?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看完这幅漫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种把一个人的某一个明显的外形特征、或者穿戴和性格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形式的绘画就是漫画。

  2.出示姚明、成龙的生活照和漫画,继续欣赏,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感受漫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

  提问:你觉得他的哪个部位画的很夸张?(外貌上的夸张绘画方法)画的像什么?为什么姚明的嘴巴要画的很大?(心情上的'夸张绘画方法)为什么成龙的手要画的很大?(本领上的夸张绘画方法)你们觉得什么是夸张的绘画方式?

  小结:简单一些说夸张就是根据物体的特点把大的画的更大,小的画的更小。或者要凸显人物的心情或本领时,可以画的大而突出。

  3.出示班级老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每个老师的特征。

  提问:你想为哪位老师画一幅漫画?他有什么特点?他平时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他的性格是怎样的?如果用漫画留住和老师相处的快乐时光,哪些地方可以画的很夸张?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绘画前,引导幼儿想清楚要画谁,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提醒幼儿将人物的主要特征画的大而突出。

  (3)提醒幼儿构图方式:从上到下,再细致到五官、肢体。

  5.幼儿作品展示与情感提升。

  提示:你画的是哪位老师?他有哪些很特别的地方?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6.延伸:将漫画送给老师,并说出自己对老

《漫画老师》教案3

  教学目标

  1.以夸张漫谈的语言风格,进一步学习写人叙事的描写方法。

  2.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重点

  1.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自己所熟悉的老师,突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2.感受夸张的语言描写,体会习作带来的乐趣。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描写男女的肖像描写精彩片段。

  2.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学校老师的情况,想想和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3.教师关心学生成长的课件;搜集一篇优秀范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有一个人,无私地教育你、陪伴你、关怀你,但他不是你的父母,却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这个人是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老师,理解老师。

  二、汇报调查老师的情况。

  1.导语:

  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地观察、调查过老师的工作等情况,现在就把你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2.学生汇报。

  生1:老师到校比我们早,放学了还要备课。

  生2:老师给我们上课,给我们改作业。

  生3:放学后,送我们到校门口,我们被家长接走后,老师才会回家。

  生4: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

  ……

  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历。

  3.老师评价、鼓励。

  小结:在汇报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放学护送我们到校门口。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真不容易啊!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交流各自心中的个性老师。

  1.学生交流。

  生:我来说说我的班主任“狮子王”。

  PPT班主任张老师

  外貌:铜铃般的双眼满头卷发

  事例1:开班会时,大发脾气(详)

  事例2:拔河比赛、夺冠、兴高采烈(略)

  师:张老师确实像狮子王,她的喜怒哀乐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得很生动。下面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老师?

  生:我们科学老师王老师,总是戴着一个大黑框眼镜,喜欢穿一件灰色衬衣,同学们叫他“114”,因为他什么都懂,还喜欢做实验,偶尔还帮我们辅导英语作业呢!

  师:看来我们的学习成长离不开科学老师王老师的教育。

  (师板书:科学老师王老师“114”

  外貌:黑眼镜灰衬衣

  事例:做实验辅导英语作业)

  2.教师小结。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你可以和刚才没有发言的同学交流他们和老师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空间和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却是相同的,我们应该怎样报答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呢?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师:你们找到满意的答案了吗?谁先来说一下?

  生1:我们小组认为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的报答。

  生2:我们小组准备在教师节给老师们送鲜花。

  生3:我们小组准备送给老师自己制作的贺卡,并写上:谢谢您,老师!

  ……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掌!

  每个人都是有境界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变化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可以提升的。学生亦如此,语文教育要结合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妙笔生花——我手写我心。

  1.导语:先想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包括外貌、衣着、性格、喜好,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

  2.出示写作要求:

  ①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着眼于最突出的一两处进行放大来写,给人深刻印象。

  ②展开镜头特写。突出老师的言行、神态、语言,让老师的个性鲜活、典型。

  ③漫谈人物,强调幽默的语言表达。

  3.范文赏析:

  我的彩色老师

  我的数学老师姓黄,大家都叫他“黄老师”。一头乌黑的.头发衬托着圆圆的脸,微微上翘的鼻子下面是一张略显宽大的嘴巴。黄老师还戴着一个黑色方框的眼镜,他常常穿着一身正装,周围的人,都说他像个“正经人”。

  而在我眼里,黄老师不仅是个“正经人”,还是个“多面人”呢!接下来,就让我给你们一一道来吧。

  “黑色的黄老师”和“粉色的黄老师”:在课堂上,黄老师可严肃了。如果谁走神了,他就会立刻变成黑色,板着脸说:“有些同学又在桌下工作呢!”那些同学就会立马回过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要是我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黄老师就会变成粉色,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话还甜甜的,语气也很柔和,还特别喜欢叫我们的小名儿——鸿安、珈邑、轩轩、祯祯、瑞熙……如同称呼自己的孩子一样,柔柔的,充满爱意。

  “火红的黄老师”:在课外啊,黄老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卸下全部的“正经”,瞬间变成了“老顽童”,成了我眼中的火红色——青春、活跃。他和我们一起弹钢琴、踢足球、玩游戏……精力十分旺盛,一般人还玩不过他呢。

  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我们这位色彩多变的黄老师呢?

  师:看着题目就很吸引人,老师怎么会是彩色的呢?再读读文章,就更有趣了。老师一会儿变成黑色,一会儿变成粉色,一会儿又变成火红色。小作者用颜色代表情感,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形象。而结尾是问,却又非问,更是表达了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4.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一、再次激励,激发习作激情。

  同学们,在和老师一起生活、学习的时间里,你会发现某位老师可能让你永远难忘,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内容,尝试写作。教师再次提示,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作文初稿。

  三、教师巡视指导。

  对于极少数在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当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记忆深刻的老师,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①要学生乐于作文,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写什么事,怎么写这个事,让学生做主,而不应由教师的情感来决定。

  ②学生习作的时候,正是个别化教学的时机。教师应该提高巡视效率,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个别指导。

  第3课时

  一、深情提示,激励交流。

  将自己的作文与大家分享,同学间互相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写的有趣的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一定会开心的。

  二、交流佳作,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学生相互评议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弥补自身不足,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一个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做及时的点评。

  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三、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漏补缺中完善自己的作文,获得习作后的愉悦感。

  2.学生二次作文。

  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存在一些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两遍),随后学生进行第二次作文。

  四、评选,成功激励。

  教师进一步点评,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尽可能多表扬。组织评选班级。(小作家、小读者、小编辑、小……)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评价别人的习作,甚至有时会在评议中引发争议和冲突。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导语:各位小作家,请你把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看一看,向他们征求修改意见。

  1.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适时激励。

《漫画老师》教案4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重点

  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接触过很多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把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漫画”老师。(板书:“漫画”老师)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出示课件2)

  思考: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书:老师漫画)

  2.这次习作,你应该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3.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

  (板书: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4.你怎样理解“漫画”呢?(出示课件3)

  师: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这个主题。)

  三、组织材料。

  1.要求:(出示课件4)

  (1)确定你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先确定要写的老师。

  (2)想一想: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

  2.汇报自己所选材料。(出示课件5)

  (1)请写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

  (2)请中等和写作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汇报,同学们和老师及时做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加以指导。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6)

  师:刚才,我们确定了写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这个形象丰满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我们除了要描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事件来突出这位老师的特征。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更丰满。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7)

  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凸现出来,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力求生动,能吸引人。

  六、小结:

  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在画漫画的同时,我们要抓住特点,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

  (板书:融入情感)

  板书设计:

  “漫画”老师

  老师漫画

  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漫画老师》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

  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

  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

  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

  展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