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画画的作文8篇

来源:华拓网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将主题突出来,为了将作文写好,我们需要多下点功夫哦,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画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画画的作文篇1

一走进我的卧室,一幅鲤鱼戏水图就会印入我的眼帘,它挂在我的床头柜上面。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画的一幅参赛作品,它曾经让我获得画画比赛的一等奖。

我先在美术书上找到鲤鱼戏水图,准备好画画用的4开纸、铅笔、橡皮、水粉和记号笔。接着,用铅笔钩出鲤鱼和小朋友的轮廓,还画上一些背景装饰。然后,用水粉把背景和颜色涂好。最后用记号笔清楚地钩出线条。

每当我看到这幅画时,就会让我想起获奖时的心情,那时,我开心得几天都睡不着觉。直到现在,当我开心的时候,我会看看这幅画,看了画我会更加的高兴。当我难过的时候,我也会看看这幅画,看了我就会把不开心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我会一直把它挂在我的床头,让它每天都陪伴着我,和我一起快乐的成长。

我太喜欢这幅画了,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画画的作文篇2

我家的柜子上摆着一幅彩色照片,很醒目,特别是加了原木方框后,更显贵气。照片里,我正举着一件“糖画”,边走边欣赏。

那是龙年年关的某一天,我在三坊七巷里闲逛,突然,发现一堆人挤挤挨挨地围在一起,而且,似乎每个人都在有滋有味地欣赏着什么。

是谁,有这般本领吸引众人?

我很好奇,挤挨过去,钻入人群,想一探到底。

原来,一位操着福州方言的民间艺人,在演示现场制作糖画。瞧,一支舀满糖浆的长柄勺子,上提下摆,左旋右突,悠来荡去,从勾搭画面,到链接线条,该细的地方淡笔描画,该粗的地方浓墨重彩。最后,由糖浆绘就的不规则图画,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通透,虚实之间,仿佛有一种律动的节奏在你眼皮底下起伏。此时此刻,“画师”的手,无异于五线谱;糖浆,就是跳跃穿梭的音符。

正当我想入非非的一刻,一匹逼真的枣红色“宝马”已然定型。从舀糖浆到作画,再“马”到功成,整个流程,也就七八分钟光景。速成的“宝马”,令人拍案叫绝:马尾巴,是用纤细的糖丝一笔连成;高昂的马头,用上了暗红色的糖浆,再通过模具和勺子定型,马脸的凹凸不平,自然妙不可言;马颈上,似乎真的爆着条条青筋,让人听见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马的鬃毛,丝丝缕缕,顺顺溜溜;马身,涂抹了暗红色和棕色两种成色的糖浆后,肌肉和骨骼隐隐约约透着力与劲;马腿,血脉喷张;马蹄,踢踏声声……小小糖画,竟蕴含着最丰富的想象、最朴实的气息。

喜出望外,我毫不犹豫地定制了一件糖马。让我惊喜的是,递到我手上的“宝马”竟然安上了一对翅膀,寓意直截了当:马到功成、学业腾飞。

宝马,已羽化升天。今天,只有那一幅珍藏着的照片,依然是我梦想的翅膀。

春天来啦!请问,您给梦想安上翅膀了吗?

画画的作文篇3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画画的作文篇4

多想为自己画张相,而哪个才是我。

童年时代,无暇仰视蓝的天白的云,只顾与邻家女孩疯跑,咯咯的笑声活跃了水泥地,一不留神又掉眼泪。哭与笑,可以同时进行。曾为一支遗失的铅笔难过,它并非与众不同,可就是无法被替代,找啊找,寻不到,只得叹口气,再放弃。

长大些,在意他人给予的评价,执著分数,苦等“三好学生”,现在看来,不过一张奖状而已,那时竟可以为之纠结徘徊一个假期。是我,不是我?很想早点知道答案,时间却不紧不慢。老妈说我太虚荣,我说丧气时可以看看它们,再前进。一张张都被贴在墙上,不许他人动分毫。想得到的,或许只是一个肯定,还有那么些羡慕的神情。未尝过希望落空的滋味,若早些尝到,是否可以早点成长?

我在纸上留下了一颗星星,黯淡却存在,不可被替代。何时能遇见它?或许曾经的某刻,或许现在,或许下一秒,或许下辈子,抑或永远遇不到。这又何妨,它已驻扎心底,化不开,删不掉。寂静时我会让它别害怕,然后痴痴地凝视,再看一会儿,就能读懂全部,我需要的,只是那一会儿。

我想画自己,等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曾经的纠缠,苦闷,欢乐,企求。最怕的,是没了曾经的热血,一切变得模糊,快乐与痛苦无异。那么,还是别画了,既然都会变,无法搜寻已逝的情怀,不能体会它的质量,就算画出了,也不过一张纸。深深浅浅的印痕,才更适合往昔。

轻轻说声,我来过,却无肖像。

画画的作文篇5

在古色古香的东关街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留着长白胡须老人所制作的糖画。每次来到他的摊位前,我都思索着,是叫他爷爷亲切一点,还是尊称他师傅显得更加贴切一些。

一来到东关街,我就飞奔到他的摊位前。迫不及待地问道:“请问,轮到我了吗?”“是的!”一个洪亮、慈爱的声音给了我肯定的回答。我抬起头,仰视着这张慈眉善目的脸庞,温暖得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老人浑厚的嗓音再一次响起,“想画什么动物呀?”“小花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老人抚了抚长须,用长柄木勺舀起一勺黏稠的糖浆,左手托住右手腕开始作画了。一股细细的糖浆在石板上左拐右弯,或快或慢,有粗有细,有空有满,有深有浅。那柄盛满糖浆的木勺忽高忽低,老人的表情也随之变化,一会紧锁眉头,一会舒展笑容,如同在完成一副杰作一般。一时间,摊位前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不停啧啧赞叹,此时此刻等待已成为一种欣赏,一种乐趣。

过了些许时间,老人完成了他的作品。一只小狗伸着舌头,歪着胖乎乎的脑袋,正向我微笑。老人将糖画拿在手中仔细检查一番,直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后,才将糖画递给我,我感激地向老人递上五元钱。

每一幅糖画都凝聚着老人的心血,凝聚着老人的智慧,更凝聚着老人非凡的工匠精神!

画画的作文篇6

傍晚的霞光映红了老人的脸,映红了金黄的糖画。

正是下午两点,和父母在庙会里闲逛,太阳烤在人身上火热热的,街上的游客随之减少了许多,整条小巷显得些许冷清,使人心烦意乱。

约莫过去了十来分钟,正准备离开,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吆喝:“卖糖画喽,卖糖画喽,造型多样的糖画!”

闻声望去,一个老人正在大声的叫卖;他的身旁是一块厚重的大理石板,许多形状各异的糖画在石板上泛着金黄,离得近了些焦糖的香味随着飞风飘入口中;回味一一香,甜,儿时的味道!多久没有尝到过糖画的味道了啊!

“老爷爷,我想要一个糖画。”

“要什么形状的啊?龙的,还是……”

“就要一个龙的吧,帮我把眼睛画的大点。”

“好!马上就给你做出来!“

说罢,他就抄起铲子开始制作。炉内的温度愈升愈高,滋滋的冒着热气。这才闲下来看清老人的样子,黑色宽大的袍子,补丁无数。他的颧骨很高,两鬓斑白,头发却梳的格外利索,没有一丝凌乱;隐约看到一丝丝黑发夹杂其中。他颤颤巍巍的用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用另一只手轻轻托着勺子,生怕一个不小心洒了,抬到半空中,手腕迅速反转,小心翼翼地倒在大理石板上,整个手臂哆嗦着轻轻前移,手腕却保持着一动不动。时提,时顿,时放,时收。焦黄的糖液缕缕洒下,手腕和手臂配合的完美无暇,令人拍案叫绝。焦糖的香味愈发诱人,浓烈的甜味飘进嘴里,回味,咂舌。

不久,糖画便完成了。造型不一,诱人的琥珀色伴着浅浅的甜与蜜,在空气中弥漫,金光闪闪。这时才发现,老人的额头上冒出了些许细小的汗珠,他盯着桌上正在晾干的糖画,直至晾干,拿起,方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做好了!来,给你尝尝,绝对好吃。”说着,他就向我递来,咬上去,是有些脆,轻轻的舔上一口糖液,在口中化开,那一刻只觉得世界都甜蜜了起来,他看我吃的很开心,脸上露出了像蜜一样的笑容,眼睛眯的小小的,放出温暖的光,让我心头一暖,挥手和老人说了声再见。便好久都没再来过了。

近日,再归,远远的便闻见了那抹香甜,金黄的泛着光,在阳光下照射出耀眼的光亮,心中涌出了许许多多回忆,心中五味杂陈。嘴角不自觉上扬,兴冲冲地向老人跑去,要了一支糖画。他把糖画递给我,依然笑盈满眸,只是面容已有些沧桑,圆勺在板上勾勒出了童年岁月。这糖画,真好吃!

金黄的糖画,是儿时的笑颜。

画画的作文篇7

糖画是我们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它是用糖做成的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民间俗称“倒糖饼儿”。传说糖画是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发明的。他喜欢吃黄糖,将糖溶化后在桌子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和花卉图案,一面赏玩一面食用。后来,皇上知道了,就宣他进宫当场表演,并脱口而出“糖饼”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陈子昂回乡后把这手艺传给许多徒弟,糖画就流传下来了。

做糖画的工具很简单,仅为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就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种动物,有龙、凤凰、大鱼、鸽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们杭州河坊街上糖画摊前常常围满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国人。星期天,妈妈带我到河坊街玩。我们来到糖画摊前,看见有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糖画。有的拿着腾飞的金龙,有的拿着展翅的凤凰,有的拿着可爱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羡慕,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我转动转盘。指针指到了寿桃上。只见民间艺人阿姨用小汤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很快,一个中间带有寿字的寿桃就铸成了,桃子上还带着两片小叶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画上粘上竹签,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来递给了我。我觉得阿姨做糖画的速度非常快,寿桃也做得很精致。我用舌头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欢糖画!

画画的作文篇8

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副眼镜,搭在不高的鼻子上,不大的嘴巴,总是说个不停,常常惹得我们很开心。他很有活力,总是不服老,每天想个老小孩,但是偶有的几根白发在提醒他,他已不再年轻。他,就是我爸爸。

那天,看到他的影集,突然很想把他年轻的样子记下来,但是我不会画画,便想用这种方式让他能记住自己年轻的脸,让他知道,在我心中,他很年轻。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奶奶总是说他还像个孩子,可他说他喜欢这样,这样才能“永保青春”。

爸爸可调皮了,还记得那年春节,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来我家过年。晚上,要吃饭了,妈妈让爸爸去盛菜,爸爸说了句:“得令”便去盛菜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碟菜,我一看,笑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你猜怎么了?爸爸把没炒的青菜给端来了,还对妈妈说“今天的菜颜色真好看!手艺见涨呀!”“哈哈哈哈!”我大笑到“爸爸,你怎么把生菜端上来了?我们又不是吃火锅!”爸爸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妈让端菜,又没说要熟的!”把大家都逗笑了!我爸爸调皮吧!是不是像一个老小孩呢?是不是像一个爱玩的,从来不服老的老小孩呢?

大家都被爸爸的幽默吸引,有他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他常常一句话就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所以我想把他幽默的一面“画”下来,让大家都认识我的爸爸,让大家都记住我的爸爸,幽默、风趣的好爸爸。我喜欢我的爸爸!所以我要为他送上一幅最美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