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一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需要磁铁的工具,比如:我们的文具盒、钱包、书包等,都有磁铁的存在。只是,这些磁铁都被包裹着一层漂亮的“外衣”,让他不被暴露于他人眼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磁铁有了更神秘的一面。
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热于探索的热情。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开心中的疑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1、了解磁铁的一些基本特性,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2、愿意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3、初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1、幼儿(幼儿食品)自己认为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2、磁铁记录板、纸、笔3、教师准备的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铁夹、铁钉、回形针、图钉等。
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纸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师:刚才,我们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磁铁能使纸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呀!小朋友们都找来了许多认为可以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请介绍一下好吗?幼儿逐个介绍。
这些东西真的能被磁铁吸住吗?等一会儿你们来试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试过自己准备的东西后,也可以试试老师准备的东西,别忘了把你做的每个实验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他们的表现表达,如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有的孩子画“o”表示物体能被磁铁吸住,画“x”表示不能被磁铁吸住。
师:你们发现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并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把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摆在桌子上,并告诉幼儿,这些东西都是金属物品。
让幼儿运用磁铁的作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帮“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针;帮“妈妈(妈妈食品)”取瓶中的图钉;玩“钓鱼”游戏等,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在生活中寻找磁铁的朋友,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
师: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图钉、锁、剪刀、回形针等都是磁铁的朋友,都能被磁铁吸住。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磁铁的朋友呢?那些东西里用到了磁铁?磁铁在这些东西中是做什么用呢?幼儿回答。教师总结谈话。
本次活动,我先让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钥匙、铝制易拉罐和积木猜测为能被吸起来的东西,经过实验孩子们才发现铝制易拉罐和积木原来是不可以被吸起来的。
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了磁铁的特性。并且边实验边做了记录,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记录,但是还有个别小朋友不知道怎么记录。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引导孩子记录他们实验的结果。
收获: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二
1. 了解动物的不动种类,能说出几种动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2. 了解海洋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爱护海洋动物的意识。
3. 培养倾听的习惯,激发与同伴合作、竞争的意识。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1. 参观水族馆.
2. 开展以“海洋动物”为主题的生成活动.
3. 收集相关资料(图书、标本、vcd等).
4. 蓝猫、淘气图片各一副;沙鱼、海马、鲸的图片及vcd.
5. 邀请一位老师当裁判.
1. 激发兴趣,引起比赛
(1)出示蓝猫、淘气图片
(2)将幼儿按自愿分成蓝猫队和淘气队.
2. 进行比赛
第一环节:你说我也说
要求:(1)说出你知道的海洋动物名称.
(2)两队幼儿轮流回答,每人有一次向别人求助的机会.
(3)说的多的一组可以的五个标志,少的得四个标志. (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肯定幼儿的表现)
小结:(1)按鱼类和非鱼类引导幼儿进行简单分类.
(2)裁判评发小标志,激发幼儿下一步比赛的欲望.
第二环节:你争我抢
要求:(1)根据电视画面回答.
(2)采取抢答的方式,答对一个得一个标志.
(3)每人有一次求助的机会
问题:沙鱼是怎样捕食的?
安康鱼是怎样钓鱼的?
鲸是鱼吗?
(引导游儿认真听仔细看,根据画面及解说来回答)
小结:请裁判评说.
第三环节:大家一起说
讨论:大海被污染了,海洋动物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能做什么?
要求:幼儿自由讨论,两队可以有相同的看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请裁判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评比.
3.总结:
(1) 幼儿交流感受
(3)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继续收集资料,比一比哪队多.
(2)创建海洋博物馆.
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有一个顾虑,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太难了。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老师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孩子们将前一段时间探索出来的知识全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观看电视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当孩子们的小手如森林般举起时,我才感到这才是孩子们自主的学习。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三
1、尝试与同伴合作购物,体验与同伴一同购物、合作分享的快乐。
2、了解超市里物品的摆放规则,感知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遵守外出时的注意事项,做文明宝宝。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请家长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
3、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事宜。
1、教师出示商品,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选购物品的?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去超市参观和购物的注意事项。
提问:
(1)去超市购物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
(2)超市购物的顺序是怎样的?(拿购物筐-选择需要的物品-看清楚价格-去收银台结帐)
(3)如果你选择的物品价格超出了一元钱怎么办?(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如只选择一元钱的物品、和同伴合作购买、和商家商量拆零出售等)
3、教师与幼儿共同参观超市并自由购物,体验参观和购物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叔叔阿姨问好。
(2)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摆放规律。
(3)引导幼儿观察商品上的标签,知道其用处。
(4)幼儿自由购买物品,了解购物过程以及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
(5)和同伴分享所购物品。
4、教师组织回班,引导幼儿反思在超市购物的情况,增加对超市结构和布局的了解,进一步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1、如果幼儿园附近没超市,也可以选择参观商店、菜市场等。有此活动可以在多个领域中进行。可以将它与语言、美术、数学活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幼儿相关的经验。如结合数学活动学习分类、了解生活中数字的更多含义等;结合美术活动设计超市标志、制作各种商品等。
2、将美术活动中制作出来的各种商品,或者请家长帮忙收集到的各种物品投放到活动区角,师幼共同布置超市,开展超市游戏。
3、建议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认识超市的商品和设施。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月亮船,知道受水的吸附力,使船转动。
2、发现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不一样。
3、对月亮船转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小的月亮船、光滑的泥工板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块、每人装满水的眼药水瓶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题
1、出示破的乒乓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玩具,可昨天老师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可是我很会动脑经,把他又变成了一件好玩的玩具。
2、出示月亮船:你们看,它像什么?幼儿猜想
3、又像月亮又像船,我们叫它月亮船吧。
二、自由探索各种使船转动的方法。
1、月亮船有一种神奇的本领:会跳舞。我们请它跳个舞转起来给我们看看。
2、教师拿起泥工板说:“我们把泥工板当成月亮船的小舞台,说一句口令:月亮船,月亮船,快快转起来。咦!月亮船不转呀?”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月亮船转起来,看谁的办法。
3、幼儿第一次操作:自由玩月亮船,使船转起来。
4、集中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让船转起来的?
5、小结:原来可以通过手动、嘴巴吹、泥工板转动,都可以使船转起来。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感受旋转现象
2、幼儿第二次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在每一组中间放了眼药水瓶子、月亮船、泥工板,请你去试一试,能不能使船又快又稳的转起来。
3、集中讨论: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让船转起来的?月亮船是怎么转的?(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4、小结:原来把水放在光滑的泥工板上,这时水就会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水的粘力,这种粘力把小船的底部紧紧的拉住,小船受到了力就转起来了。
四、竞赛游戏:发现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度的快慢
1、出示大小不同两只月亮船:这两只月亮船有什么不一样?
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大船下滑快,小船下滑慢。)
4、为什么在有水的滑梯上大船滑得快,小船滑的慢?幼儿尝试回答。
5、小结:因为大船身体重,水拉不住它的身体,它就往下转的很快,小船身体很轻,泥工板上的水拉得住他,所以小船下滑时就慢了。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我们带上月亮船、泥工板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五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够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通过改变外形,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1、幼儿玩具城(能够和不能够滚动的玩具若干)。
2、贴有能够滚动和不能够滚动标志大筐一个。
1、请幼儿试试、玩玩、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动。
2、将能够滚动的玩具送到有滚动标志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玩具送到不能滚动标志的筐子里。
3、师: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和形状有什么特点?那些不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
1、师: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不能够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呢?(引导幼儿思考)
2、让幼儿动手来尝试,可以同伴合作,教师进行指导,让每位幼儿都主动参与进来。
3、请幼儿展示交流探究结果。(把报纸卷成团;把硬纸卷成筒;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借助于能够滚动的玩具)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六
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2、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3、感受参加吹泡泡活动的欢乐,体验成功的愉快。
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等常见洗涤用品(一组一种);人手一杯清水;吹泡泡的工具;搅拌棒;座位安排(前面放一排操作台)实物图标记。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有没有吹过泡泡
(2)引导幼儿讨论:在清水中加些什么能够吹出泡泡
(3)幼儿认识洗涤用品。
2.制作泡泡水,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一)第一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1)请幼儿把自我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搅拌,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2)幼儿交流操作过程
(3)教师示范,解释溶解现象
小结:洗涤用品加入水搅拌后就在水里溶化了,我们把这种趣味的`现象叫做溶解
(2)吹泡泡玩一玩(你们做的泡泡水吹出泡泡吗)
小结:洗洁精更容易处出泡泡,泡泡水浓就容易吹出泡泡,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二)第二次操作(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1)把刚才小朋友介绍的方法用一用。
(2)也能够加入两种或者更多种的洗涤用品混合后再吹泡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幼儿交流经验
总结: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多更大的泡泡。
3.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出活动室。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七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春笋,了解春笋的基本特征。
2.学习剥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春笋若干,塑料筐,竹林视频,小刀,黑板。
(一)观察外形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好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春笋)
2.我们一起看看春笋身上有什么秘密?
3.幼儿自由观察春笋。
4.集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秘密?
5.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简笔画。
——笋长的怎么样?(上面大,下面小。)像什么?
——身上有什么?(笋壳)有多少笋壳?笋壳是什么颜色的?
(二)剥笋,了解内部结构
1.帮食堂阿姨来理菜了。请把最外面的一层笋壳剥下来。
2.你是怎么剥下第一片笋壳的?(先找到最外面的笋壳,一层一层绕着剥)
3.笋壳长的什么样?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4.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把笋壳全剥下来。剥笋壳时发现什么秘密?(颜色越来越淡)
5.剥下笋壳,里面的是什么?(笋肉)它是什么样的?
6.猜猜笋肉里面有什么秘密?
7.教师操作,用刀切笋。先横向切,观察笋是空心的。再纵向切,观察一节又
一节的特征。
(三)笋的生长和用途
1.笋有什么用处?
2.笋生长在哪里?它长大了是什么?(出示竹林图片或视频)
(四)延伸
——带孩子到附近的小竹林找春笋。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落叶篇八
1、知道动物也会预报天气,了解一些常见的下雨前兆。
2、初步学习将气象预报的知识经验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拼图八幅,小猴布偶一个。
1、引出话题:
——“夏天到了,经常会有雷阵雨,要是出门没带雨伞,就有可能被淋湿。看来,我们还真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
(1)经验交流:
——“我们可以从哪里了解天气预报呢?”
“小动物会不会给我们预报天气呢?”
(2)交代任务:
——“动作是怎么预报天气的?这个秘密就藏在拼图里。”
2、拼图讲述:
(1)小组合作拼图,并讲述图意。
(2)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讲述拼图内容。
(3)小结动物预报天气的多种方式。
3、迁移经验:
——“下雨前,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哪些东西会有异常的变化?”
“知道今天要下雨,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