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 体 混 凝 土 质 量 保 证 措 施
1
冬季施工具体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大商业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特编制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的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测温等七个方面全程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一.原材料选用
本工程冬施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砂含泥量< 2。1%,石含泥量< 1.0%,;选用无氯盐、无尿素、减水、早强、低碱型抗冻剂;采用热水进行搅拌。
二.混凝土的拌制 1、热水搅拌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搅拌用水要求必须用热水搅拌.在搅拌站内设置蒸汽锅炉加热拌和用水或采用外购热水,保证热水温度大于45℃以上。
2、搭设暖棚
冬季施工商混站站区内搭设两处暖棚,暖棚用钢管脚手架搭设,用帆布围挡封闭。一处用与堆放水泥、外加剂等:另一处用于混凝土搅拌机棚。暖棚内设置火炉,保证暖棚温度在5℃以上。砂、碎石不得夹杂有冰屑、雪团,必要时用盖布或其它材料覆盖。
3、搅拌顺序
搅拌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需为常温的1。5倍。搅
2
拌时改变混凝土所用材料的投料顺序,先投入砂、碎石和水进行搅拌,将水的热量传给骨料,然后再投入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一起搅拌。具体外加剂添加由项目总工办根据天气情况另行通知.
4、注意事项
必须随时测量拌和水的温度,水温控制在60oC以下,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超过混凝土施工方案中所要求的坍落度范围。搅拌站要按—5℃、-10℃和—15℃对抗冻剂进行试验,严格控制其掺量(见下表).
防冻剂掺量表:配合比以检测中心配比单为主 混凝土浇筑后未来7天的最低气温 -5℃ 掺量(水泥重量的百分数) 三. 混凝土的运输
1、本工程混凝土运距较短,搅拌站暂无罐车保温措施,要求现场严禁积压2辆以上的罐车,减少温度损失。
2、保证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严禁使用有冻结现象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小票上写明出机温度,到场后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测温.要求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10°C。
四。 混凝土的现场浇筑
1、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好钢筋的部分加盖塑料布,减少积雪清理难度。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净。除雪工具:铁锹、喷灯.除雪方式:将楼板及梁内的积雪用铁锹清理到下一
2.5% -10℃ 3% -15℃ 5% 3
层,用喷灯将柱子根部的雪烤化,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内无积雪。
2、做好准备工作,提高砼的浇注速度,泵管立管上包裹阻燃草帘被;泵管水平管上盖阻燃草帘被。
3、入模温度的控制:泵车浇注时每车测一次。用小桶在泵管出料口接砼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砼入模温度统计表,要与车号对上。
4、浇注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得超过5ºC/h,可以通过测温查出.
五. 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
1)综合蓄热法: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负温养: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浇筑后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蓄热保温养护,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不断硬化的施工方法。
2、适用温度
1)负温养:适用于初冬,最低气温5℃——5℃,混凝土浇筑后起始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浇筑后5d内的预计日最低气温来选用防冻剂。
2)综合蓄热法:适用于初冬之后,最低气温—5℃——15℃。掺入少量防冻剂与蓄热保温相结合。 3、综合蓄热法
1)本工程模板采取木模,楼层内保温采取在周围挂彩条布封闭,将彩条布用铁丝固定在作业面外侧立杆上,下部用架管压边。并在楼层内悬挂温度计,保证室内温度大于5℃。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10℃
4
时,采用火炉加热升温。
(2)楼板保温采取室内辅助升温措施,楼板浇筑收面后随即铺设一层塑料布并在上覆盖阻燃草帘.在施工层下层用焦炭生火提高室内温度,桶上部用铁皮覆盖,不得直接烘烤楼板底面。室内四周悬挂温度计,派专人严控温度度数随时进行温度。楼层内每间隔9m设一个升温火炉,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随即增设火炉。火炉在浇筑前2小时随行火,增加模板的温度,减少混凝土的设立损失,灭火时间控制在砼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生火的火炉派专人负责看管.
(3)楼层内生火采用焦炭,为了防止煤气中毒等情况,在楼层上口适量在彩条布开设通风洞口,保障保温楼层内空气的流通。
(4)竖向柱在-15℃以下时,采用阻燃保温被保温,用铁丝在柱上、中、下将棉被绑定,在插筋部位外部用保温被包裹,内部满填入草帘子。模板在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模板拆完后混凝土及时用塑料布包裹,并挂阻燃草帘被的方式进行保温养护。
4、 楼板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
1)每个施工层下一层的洞口处满挂阻燃草帘被,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先覆盖一层塑料布,再覆盖一层阻燃草帘.对于边角等薄弱部位,应加盖阻燃草帘。
2)混凝土初期养护温度,室外温差不得低于—150C,不能满足该温度条件时,必须立即增加覆盖草帘被保温.
5
3)养护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得超过5℃/h(可通过测温查出),否则必须增加保温层。
4)测量放线必须掀开保温材料时(50C以上),放完线要立即覆盖。
六. 模板拆模
1、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1)养护条件与现场混凝土养护条件相同。同条件试块养护钢筋笼子,并在笼子上设标签,标明同条件试块所处的分段号(部位).
2) 在标养混凝土试块的基础上增设五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于临界强度的判定,一组用于拆模强度判定,一组用于同条件实体检测,一组用于同条件养护28天后标养28天的混凝土强度,抗渗检验试块.
3)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拆模前、拆除支撑前及同条件养护28天、再标准养护28天均应进行试压。试件不得在冻结状态下试压,应在15~20℃室内解冻3~4小时或应浸入10~15℃的水中解冻3小时。抗渗试块应与同条件养护28天再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渗试验。
2、混凝土拆模
1)混凝土冷却到5℃,且超过临界强度并满足常温混凝土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混凝土温度通过温度计来测定; 本工程通过3天同条件试验与4MPa比较来确定砼是否超过临界强度(4Mpa).当墙体砼强度达1。0M Pa时,墙体模板轻轻脱离砼,继续养护到拆模.冬施时由于拆模时间的,梁、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方可拆除,并且保温必须在混凝土冷却到5℃以后才能去掉,柱模板与浇筑完混凝土后两日方可拆除.
6
2)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在混凝土表面,必须继续覆盖两层草帘被;在边角等薄弱部位,必须加盖草帘被并密封严实.
3)当如因进度需要拆模,而砼尚未达临界强度(但砼必须降温至5℃、强度≥1.2 MPa),此时拆模要迅速,并立即挂两层阻燃草帘被保温至达到临界强度,必须保证砼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得超过15℃。
七. 混凝土的测温 1、测温点的布置及做法 1)测点布置原则:
梁:测温孔每100m2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 为1/3梁高; 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 与柱面成90度角,孔深约为1/3 柱断面边长;
剪力墙板:每50m2板面设测温孔一个,孔距地 面(或板面)约1/2板高,并距焦碳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
现浇板:每100 m2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约为1/2板厚。 测温时,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堵严孔口,温度计留置3~5分钟后,取出读数,并做好记录,然后覆盖好测温孔。
2)温孔做法
测温孔采用预埋内径12mmPVC管.注意留孔时要有专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压)实测温孔.测温管内注机油,以利于热量传递,测温管旁边立测温孔标志牌,标明测温孔编号,并绘制。
2、测温安排 表1-1混凝土测温
7
测温项目 测温条件 4MPa前或到达测温次数 昼夜12次 测温时间 每2小时一次(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 每6小时一次(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 每6小时一次 混凝土养护温度 计算成熟度前 4MPa后或到达计算成熟度后 昼夜4次 昼夜4次 大气温度 注:上表中4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 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5.0MPa。)用同条件试块试压结果来判定;如强度小于4Mpa,则每2小时测温一次;如强度大于4Mpa,则每6小时测温一次。成熟度则通过实验室的强度试验计算得出。测温测至与大气温度相同时停止。
表1-2施工期间的测温项目与次数 测温项目 室外气温 环境温度 搅拌机棚温度 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 测温次数 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每昼夜不少于4次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混凝土出罐、浇筑、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3、测温操作要求
1)测温的同时把记录填写在测温记录表上.
2)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后至少3分钟才能测温.在测温过程中。如室外气温突然下降至低于预计值,应立即补加保温层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砼过早受冻。
3)采用普通温度计测温,读数要快,眼睛必须与温度计的液体柱
8
顶面相平;夜间用光源照射读数,光源要平照。
4、加强测温工作的管理
1)测温记录表由现场值班工长填写
2)测温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3)对现场覆盖不严、温差过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现象,及时向经理部有关人员和分包技术负责人反映实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每次测完温,要立即把签字完整的测温记录表报工程部审核后在技术部归档。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